中央编委怎么调整(中央编委领导班子调整)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机构简介
〖One〗、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负责全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其主要特点和职责如下:成立背景与目的:为进一步强化中央对机构编制的管理,理顺关系,控制机构编制增长,推进行政管理和体制改革,于1991年决定成立。领导构成:主任:由国务院总理担任。
〖Two〗、中央编委作为党中央的决策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全国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对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进行统一管理。
〖Three〗、年12月,政务院成立机构编制审查委员会,负责初步审核政务院行政部门及直属企事业单位的机构和编制事项。1950年3月,全国编制委员会设立,主要管理地方编制,办公机构设在财政部。同年9月5日,机构编制审查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由人事部接手。
机构编制委员会办事程序
在处理机构编制相关事务时,流程如下:首先,对于涉及机构撤并、升降、调整或编制增减等事项,相关部门需以书面形式向本单位的编委会提出申请。市编办收到后,会形成初步的处理建议。然后,由编委会主任指定的副主任对这些申请进行审核,并将其总结为会议讨论的材料,提交编委会进行集体审议和决策。
安徽省的机构编制报批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厅级党政机构的设置和调整,由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议,并经省委、省政府审定后,以省委、省政府名义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
一)有关机构编制的事项,即:凡机构的撤并、升降、调整、编制的增减等,由本单位向编委会提出书面请示,再由市编办提出拟办意见,由编委会主任指定的副主任审核后形成会议材料,报编委会集体讨论决定。
麻阳苗族自治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要负责机构管理和编制管理,以及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和财政统发人员编制审核工作。在机构管理方面,办公室管理包括人大、政协等机关,以及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机关的设立、撤销等事务。
编委可以理解为编委会,即某一著作、教材、期刊、丛书等出版物的编辑委员会的简称。编委会通常由主编、副主编和若干编辑委员组成。编委会成员大多为该出版物所属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编委会成员的产生,由上级指派或学术团体推举,也有由出版单位聘任的。
编办的全称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其职能主要是审核行政部门的内设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岗位结构以及行政编制总额。审核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等。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及待遇都可能要经过编办的审核。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历史沿革
〖One〗、年12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办公室成立。1988年6月,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成立,总理兼任主任,办公室设在人事部。1991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和中央编办作为中央编委的常设机构,双重职能于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编办设有多个内设机构,并于2004年成立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
〖Two〗、年12月,政务院创立了机构编制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核各行政部门和直属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与编制初步计划。此委员会的日常工作随后由1950年3月设立的全国编制委员会接手,负责全国地方编制的管理,而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则设在财政部内进行干部培训工作。
〖Three〗、成立国务院机构改革办公室。1988年6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由总理兼任主任,办公室设在人事部。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编委)。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编办)是中央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既是党中央的机构,又是国务院的机构。
〖Four〗、在1987年12月,为筹备并执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央设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国务院机构改革办公室,以推进国家行政体系的调整。紧接着,在1988年6月,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对机构编制的管理,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机构编制委员会,由总理亲自担任主任。
标签: 中央编委怎么调整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